據說每一個當HR的,都曾經為員工辦社保操碎過心、跑“斷”過腿,特別是在入行的初級階段。
那個時候的我們,大多都在小公司實習,公司的員工要辦社保、繳社保,身為HR的我們自然要竭盡所能為員工服務好并同時做好本職工作。
在辦理相關手續的過程中,HR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要排隊、時間長、身心疲憊。
對于那些還沒有接入線上操作平臺的公司和HR,跑社保局仍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操作。
考慮到這樣的情況,如今人社部為深入貫徹落實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要求,在總結地方經驗基礎上,提出開展“人社服務快辦行動”。
這是人社部門加強系統行風建設的新舉措,這可謂是給我們廣大HR小伙伴帶來了福音。
下面每天姐帶你詳細了解~
一個行動目標
從定性上來描述,實現材料齊全的一次受理,關聯事項一次辦理,更多事項網上辦理。
從定量上講,今年年底前,力爭實現10個以上企業群眾眼里的“一件事”打包辦理,10個以上的高頻人社服務事項在規定辦結時限基礎上進一步提速50%。
完成好三項任務
01.
打包
把過去流程相似、材料相近、結果關聯的一些事項打包成“一件事”,包括企業招用員工、企業與員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、失業、高校畢業生就業、事業單位聘用工作人員、創業、職工退休、申領工亡人員的待遇、退休人員過世,以及申領社會保障卡等。
原先,企業群眾在辦這些“一件事”的時候,需要跑多個窗口,提交多份材料,打包之后,只需要到一個服務大廳、一個窗口、提交一套材料,一次辦理即可。
舉個例子,比如說企業招用員工,人社部門把11個相關事項打包成“一件事”,涉及到參保登記、社保關系轉移、勞動用工備案、繳費人員增減,還有職工檔案的接收和轉遞、社?ǖ纳觐I等。
由于歷史原因,過去可能要跑人社部門下屬的社保經辦機構、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、勞動用工管理部門、信息化管理機構等。打包成“一件事”之后,到一個窗口、提交一套材料,一次就可以辦理。
02.
提速辦理
在人社服務的高頻事項當中,選擇了職工退休申請、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、穩崗返還(穩崗補貼)申領、失業保險金申領、創業補貼申領、職業資格證書補發申請等,進行提速辦理。
比如說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,規定時限是45個工作日,要壓縮到15個工作日;失業保險金申領過去是10天,提速后要求現場辦理5個工作日。
對即辦事項,也提出了一個目標,就是到人社部窗口辦理,從接收材料到辦結,原則上不超過30分鐘。
03.
簡便辦
使老百姓辦事更方便,關鍵是要壓減辦事需要的證明事項材料。
去年以來,按照國務院要求,分兩批次取消了125件次的證明材料。
同時,人社部作為國務院確定的五個試點部委之一,開展了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。
符合條件的,個人做出承諾后簽上名字,就可以不提供相應材料。
舉個例子,去年在12個人事考試事項當中,實行告知承諾制試點,一共為考生減免了1600萬份紙質證明材料,這些材料摞起來有1.6公里厚。
要落實好125件次證明材料的減免,在進一步總結試點的基礎上,擴大告知承諾制實施范圍,同時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、事中事后核查,使老百姓辦事更加方便。
五個保障措施
1-整合優化服務窗口,大力推行綜合柜員制。
2-推行服務規范承諾制,把打包的一件事和要辦理的時限、相關流程在門戶網站、服務大廳等各種渠道公開發布,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監督,促進政策落地。
3-強化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。
很多事情要想簡便,關鍵要靠部門之間的協同。
人社部門牽頭辦理的事項,要主動協調相關部門辦。別的部門牽頭、人社部門配合的,主動配合好其他部門把事情辦好。
4-加強事中事監管;
不能為了快辦而不規范,不能蘿卜快了不洗泥,要依法依規地把人社服務事項辦好。
5-開展好服務評價。
按照國辦下發的文件要求,開展人社政務服務“好差評”工作,對每個辦事事項,要接受服務對象的評價,對于給出差評的事項,都要認真分析原因,研究整改,把每個事項辦得使群眾滿意。
不得不說,人社部的這次“人社服務快辦行動”,為廣大的HR小伙伴帶來了很大的便利。
今后咱去辦事兒,將會更加便捷與高效,點贊點贊~